一叶落知天下秋


【山河repo】-旧梦醒时温

首先先给长安跪下】

说起来,《山河》的诸多文字中,我按着顺序开始看,第一篇就是长安的【旧梦醒时温】。

“他还是没有死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是篇伞修且又在民国那个年代的原因,如果不提我之后刷的几遍,仅以第一遍来说这开头,它让我下意识地觉得这篇文约莫是沉重的、沉痛的、呼吸都灌着凛冽的狂风的。

不得不说这开头真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地方之一,只因为这句话中蕴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初看时并未留意,可再返回来一遍遍读时这开头分外有滋味。

叶修刚经历了一场鏖战。

从这句话,我心里隐约除了那个也不知是因为自己身上本就沾满泥污所以不在意了,还是根本就没把站立的地方当回事的老叶。

他肤上刻着一块块血色勋章,面容有些疲惫,眼睛里有些纵横交错的红丝,但那中间的光却更加耀眼。

这句话,约莫是在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里,极少数人才有的历经磨难之后仍可以继续战斗的庆幸。

肯定是弥足珍贵的,肯定是引以为豪的。

疲惫却也满足。根本就谈不上辛苦。在这战场上的每一分秒都是我的能力,我的奉献,我的敬意和庆幸。

而其庆幸之最,该是见你。

“眼神相触之时,十年风尘尽落。”

长安选择了这作为二人相见的结尾,就此搁笔,如果按着我自己来,我是会停一停在接着看的。

那比喻很喜欢。那种不是不念,只是之前寄存好了暂时忘记了,可等到再拿出来的时候发现那并未有半分寒凉。

无论哪方面,对这山河,对这情意,从未寒凉,永怀了一腔的赤诚。

再后来的回忆片段里,两人都是个不成熟的大人。

这是我这个俗人最喜欢的伞修,他们依然有着少年时谁洗碗,暖被窝,看花灯的赤诚;也不失成人那份想法与预见。

他们之间,我一直都觉得是一种奇妙的心照不宣。

可以说很多事不需多言,互相都懂却从未点破。

搁了这个时代更突出。沐秋他眸子里永远带着那份清明,那份挚诚:老叶他背上永远挺直着国人那一份傲骨和热血。

与其说我更觉得哪个是我心中的伞修,不如讲只有和在一块儿了他们才是伞修。

不失宁静与喧嚣。

“那时候,风雪交加在他身后;整个人间都在他身后。”

这是我在文中最喜欢的那句,可能也是我觉得伞修情意最外显的时候。

沐秋是真的不容易,作为一个人们眼中无论何时都自信且游刃有余的人,很多人容易忽略,那是个在家与国之间穿梭的少年。是个从未出过杭州的少年。是个独自挑起一个家的少年。

长安用了不少笔墨去写沐秋这种青涩与成熟,清醒与炙热在他身上共存的状态,所以我看的时候也觉得印象深刻吧。

老叶呢,他在这文里,说实话我并未能做到说倾尽全力去了解他。唯一那几个地方,如食不言寝不语;在菜市的不适;在烟火中独自沉思的模样……我会觉得他就像是被独独拎出来的那株水仙。

怀着傲骨清贵,内里却敛着一份自己的天马行空和不受束缚。

“那都不是叶修的热闹。”

说真的,这样的老叶让我感觉好寂寞。好哀伤。

还好有人愿意在他缓神之后给他一个带着烟火气的拥抱,给他一床沾了体温的薄被。

露重湿裘枕,卧榻未有半分寒。

岂止半分,我想半刻都未曾寒凉。

既然关于伞修的已经说了这么多,再最后稍微讲一讲对于另一条隐晦的国家线。

长安对于这山河的希望用了一个词。

“清冽。”

干净、透彻、明亮、清静。

那是最美的样子。

问什么能让胆怯者立,无畏者生,那就是那说的两字。

山河。

我更喜欢讲生,却不爱讲死。无畏者在场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抱着必死的决心,却因这片山河有了再生下去,打下去的信心。

在学生远见于社会之前,并打算把这辈子都掷在这儿。

人民只盼来年定能风调雨顺。

我们要继续走下去,没有为一间屋子悲痛的理由。无法停下,直到这蹊径走成了大道,这国家盛世可期。

最后,谨以荣耀之名,敬长安山河重生。

—————————————

对不起,这篇repo给长安拖了那么久,反反复复写了点,每次写写就开始删,删删减减总是不满意。

大概是因为自己眼眶红了那么多次,所以更对写的东西产生的自我嫌弃吧。

今天正好我就趁着着兴奋劲儿写完了,希望不嫌弃。

表白长安!!!!你超棒derw!我超爱你derx @长安常玦

评论 ( 2 )
热度 ( 10 )

© 张书裴 | Powered by LOFTER